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大臣。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梁诗正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 梁诗正的诗文(10篇)
梁诗正的文章近南丰(曾巩),诗骨苍秀。他也擅长书法。清人吴修在《昭代尺牍小传》称“诗正工书。”清人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书中说到梁诗正的书法:“公书初学柳成宫(柳公权),继参文(征明)、赵(孟頫),晚师颜(真卿)、李(北海)。”清人王昶在《春融堂集》中评梁诗正书法:“公常言,往在上书房为高宗作擘窠大字,适宪皇驾至,诸臣鹄立以俟,宪皇命作书,墨渍於袖,又命高宗拽之。”另据传,梁诗正与张照曾共同为乾隆帝联句《澄海楼联句》。《诗话》称赞梁诗正的应制诗“庄雅雍容,自然合节,情文相生之妙。专家苦吟不过如是。”“公(梁诗正)则以稳惬胜。枚速马工,各擅能事。”
梁诗正长期修撰官书。乾隆十五年主修《钦定叶韵汇辑》十卷。乾隆十六年,主修《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后续《西清续鉴》二编,各二十卷。乾隆十七年,奉命修《西湖志纂》十五卷,还曾参与编撰《石渠宝籍》、《秘殿珠林》。此外,梁诗正将与乾隆帝奉和的诗作集,《恭和御制太液冰嬉元韵》。
梁诗正,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诗,略上口,即能诵。长擅文学,偕同杭世骏、陈兆等六人结“月课诗社”,有《质韦集》行世。二十七岁,从院长万经读书敷文书院。雍正八年(1730)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两年后梁诗正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雍正十一年,任会试同考官。第二年充上书房师傅,教授皇子,尚书房行走,日讲起居注官。不久任侍读。雍正十三年,梁诗正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年底,丁母忧。
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让梁诗正在京修书,南书房行走。乾隆三年(1738)任侍读学士,乾隆帝赐梁诗正在京宅邸。任顺天武举乡试正考官,又任内阁学士、经筵讲官。乾隆四年(1639)梁诗正历任刑部、户部右侍郎。次年,升为左侍郎。
乾隆六年(1741),梁诗正升任《皇清文颖》馆副总裁,户部侍郎。梁诗正上奏:“皇上虽然尽力为旗人生计着想,然而仍然免不了旗人穷困贫乏。原因是旗人增添人丁,与日俱增,而如果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想常靠官养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屯田耕种是不行了。一方面,将闲散人等妥善安置在周边,使他们获得能自养的谋生之业,如:近京五百里地面及各省驻防地。另一方面,内地已无闲田,原来就有在黑龙江宁古塔等地,分驻旗人用来耕种的成议,只是未曾施行。而今尚可维持,若不早日施实,若干年后,户口达十倍,想凭有数的钱粮,是不够不断增长的粮饷需要的。想靠增加老百姓赋税,而国家也有财务需要,无多余钱财养这么多吃白食的闲人。京师无空余地。看来,只有将户口散列边屯,可享耕牧的便利。另外,绿营兵丁也可适当停止招募、减少冗员。现在各营、镇已数千、百名而不仅人多,而且多用名额每年持续不下,数十百万银两,大多充作兵饷。在雍正元年曾彻底清除这种弊病,近年来,份份增设,有虚有实,差别很大。现在应当酌定数量、去除空缺、停止募补。”
乾隆帝十分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乾隆九年,梁诗正以侍郎,应赋御制诗。乾隆十年,梁诗正升为户部尚书。他奏陈:每年天下租赋只余二百余万两,应当节俭。慎勿兴土木之功、黩武之师,以维持盈余,保障国泰民安。乾隆十二年,梁诗正任《续文献通考》总裁。翌年,任兵部尚书。乾隆十四年,梁诗正晋升太子少师兼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五年,充任吏部尚书、教习庶吉士。御史欧堪善上奏,弹劾梁诗正徇私包庇,说他徇师生情份,又说他包庇同乡,经查此二项,均无徇私实迹。还涉及他为两名京察人员引荐不当。乾隆帝认为这种小小徇情,非独梁诗正,举朝大臣恐怕也未尽绝。梁诗正被参劾,已经引为警惕,就可以了。同年,乾隆帝讯问四川学政朱荃情况,因为梁诗正答复为不清楚,而受累革职留任。乾隆十七年,因为父亲年迈,梁诗正乞归杭州,奉养老父,留在老父身边侍候。他返乡期间,潜心治学。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南巡,梁诗正迎接圣驾,恩准他在家食俸禄。次年,他的父亲去世,丁忧在籍。不久,他先后代理工部、兵部尚书。乾隆二十四年,梁诗正充任顺天乡试正考官。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子太傅,一时朝廷巨篇,都出自他的手笔,他总裁《国史》、《文颖》、《续文献通考》各馆,相关文章体例大多由他确定。乾隆皇帝再一次在皇宫附近,赐他寓所。年底,梁诗正去世,年67岁。乾隆帝亲谕皇子祭奠,并赏银千两。赠太保,入贤良祠。赐祭葬,谥号文庄。乾隆二十九年,梁诗正灵柩归里。乾隆帝下谕旨,令沿途文武官弁在二十里内的亲赴治奠,并派人护送,直到平安抵达江南,以此表示优恤。乾隆三十二年,葬于浙江象山。
乾隆四十五年,梁诗正去世多年之后,皇帝还念念不忘梁诗正,御制诗怀旧时,将梁诗正作为五词臣之首。后来,梁诗正的长子梁同书,中举人,赐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次子梁敦书,官至兵部右侍郎。
恭和御制和侍郎沈德潜纪恩诗四首元韵(其四)。清代。梁诗正。宫帛携归映绿萝,紫团如凤尾婆娑。衔恩长矢瞻云日,养素无须赋轴薖。雅会重寻夸洛社,新诗频咏应渔歌。遥知每饭难忘处,清梦时时到禁坡。
恭和御制和侍郎沈德潜纪恩诗四首元韵(其一)。清代。梁诗正。垂绅几载共趋官,松菊今怡老去颜。黄发从容辞帝阙,青蛾迢递向家山。特承宸藻褒耆硕,满载恩波狎鹭鹇。信是儒生稽古力,镜湖一曲讵能班。
宫帛携归映绿萝,紫团如凤尾婆娑。衔恩长矢瞻云日,养素无须赋轴薖。
雅会重寻夸洛社,新诗频咏应渔歌。遥知每饭难忘处,清梦时时到禁坡。
恭和御制和侍郎沈德潜纪恩诗四首元韵 其四。清代。梁诗正。 宫帛携归映绿萝,紫团如凤尾婆娑。衔恩长矢瞻云日,养素无须赋轴薖。雅会重寻夸洛社,新诗频咏应渔歌。遥知每饭难忘处,清梦时时到禁坡。
恭和御制木变石歌元韵。清代。梁诗正。 嵯峨金阙擎银台,方壶圆峤翔群仙。天临海镜回龙颜,长松之隥横云连。八风吹律浮祥烟,清都元化资陶甄。石林俯瞩昆仑巅,五岳丈人拥芝兰。诸孙罗列夸多男,香云吐润弥乾坤。聿有怪石无比伦,沈精幽结忘朝昏。三峰具体华山孙,仙掌欲歇浑河奔。木山本是千年根,虫鸟剥蚀留瘢痕。灵椿偃蹇桂连卷,蒸出芝菌光华鲜。牧儿时见青牛眠,鳞纹隐起如连钱。天符行雨飞龙翩,雷公鼓腹起重渊。长令此物绵天年,气核凝固藏灵权。碛然而霣匪自天,青州作贡古有焉。植来文囿环羲坛,峰峦四面无亏全。宁止三品堪随肩。更依琼树开琼田,窃窥神变寻真源。修羊白石灵台存,流霞高阙穷扳援。文萦五色螭肠穿,茯苓虎魄久益坚。厥初祇就松肪论,珊瑚不受神农鞭。朱柯渐老铁网牵,物理但作如是观。昆明帐殿临鲵桓,恩渐木石云章繁。小臣惭负隃麋丸,祇欣崖馆凝苍寒。侧听雅秦韶钧然,琬琰腾光万古传。
恭和御制玉瓮歌元韵。清代。梁诗正。 金元胜迹销沈讫,日下扯挦半残阙。渎山玉海岿然存,疑是总呵烦神物。只孙高宴忆传觞,乞汝神浆凭换骨。壶公缩地元圃开,万斛源通酒龙窟。即看星宿卷波涛,似并昆仑行垦芴。冰夷海童驱百怪,入与赍偕出与汩。巨鳞长鬣逞飞腾,渫雨歊云惊屑没。洪纤环绕灿星罗,拱卫衢尊严屹屹。钟沈鼎出几迁贸,显晦总随元气㗵。蓬莱清浅诧扬尘,繁华瞥眼旋飘欻。宝器同沦逐化龙,旧录间披嚼空蚏。曾闻白黑间成章,巧手随宜作洼突。恰借绵云隐翠螭,还留墨点成斑鳜。一一状态入牢笼,太极周圆精所郁。自从方外困齑盐,无复陛前光衮黻。广寒尚想构嵯峨,琼岛空看浪漰渤。乃知至宝失所托,流落人间愁隉杌。我皇稽古勤蒐讨,糺缦光华文治蔚。偶向仙坛觅曩踪,尘涴千秋重拭拂。依然秘殿位置宜,合浦珠还气忽勃。苔花剔尽虹彩飞,顿起泥涂更绣韨。仿佛西京钟虡移,剩却金人犹仡仡。昆冈劫后几多年,不灰仅有炉中柮。好从银瓮缅遗模,何待荒榛寻断碣。摩挲三币转增吁,得路真堪补黥刖。天歌浩唱涌江海,韩苏石鼓惭雕劂。要识遭遇合有时,圣情岂为玩好抇。瑜瑾潜光终必发,宝物尚尔贤宁不。千金市骨致神骏,长此幽遐无沮艴。
恭和御制太液冰嬉元韵。清代。梁诗正。 习武罗群旅,临冬试大观。制因沿国俗,职不隶虞官。冻合银成界,流凝玉漱滩。招摇回瞥电,坌涌骇飞湍。乍可严装结,争夸妙技殚。怵先还恐后,履险却趋安。目眩惊飙疾,心怀夺锦难。长縆横浦阔,圆殚蹴霜寒。旋折同环转,殷辚掩佩珊。陆行嗤骤马,云驭陋翔鸾。呈巧太微座,酬庸上将坛。肄戎家法旧,天笑几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