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花桥上水潺潺,纵食珠玑不解颜。
精卫血多君莫比,填穷沧海恨难删。
荔支诗(其二十六)。明代。释今无。流花桥上水潺潺,纵食珠玑不解颜。精卫血多君莫比,填穷沧海恨难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唐代。李逢吉。 解韨辞丹禁,扬旌去赤墀。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江汉饶春色,荆蛮足梦思。唯怜吐凤句,相示凿龙期。
奉和鲁望玩金鸂鶒戏赠。唐代。皮日休。 镂羽彫毛迥出群,温黁飘出麝脐熏。夜来曾吐红茵畔,犹似溪边睡不闻。
寄怀辛眉。清代。王闿运。 空山霜气深,落月千里阴。之子未高卧,相思共此心。一夜梧桐老,闻君江上琴。
点绛唇。近现代。冯永军。 水驿山程,一肩行李平生惯。来鸿去燕,不厌长相伴。道故他乡,杯酒何须劝。家山远,归期又缓,努力加餐饭。
送谭廷硕司户归鱼复。宋代。晁公溯。 平生惜芳辰,每负止酒诗。不量井楣瓶,安得如鸱夷。果中曲糵毒,抱病悔可追。虽无腐肠忧,乃有摏喉危。晚闻仓曹掾,巾车欲东归。此君吾畏友,议论可质疑。相从未云久,白首已可期。莫陪诸公后,往听阳关词。羸然卧空舍,不得一语离。心旌无终薄,日夕风中飞。户外雨连昼,水声已鸣溪。行云候归盖,花尘涨春泥。人知乡闾近,自忘车马疲。似闻五亩宅,止居瀼东西。倾倒稷下学,欢呼里中儿。嗟予久去国,流落天一涯。因君返枌榆,惨然起遐思。不惟消魂苦,益增游子悲。
旅次文水县喜遇李少府。唐代。施肩吾。 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共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