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宵夜寝息,忽则有非常之梦。其为梦也,悉睹鬼物之变怪,则有蛇头而四角,鱼尾而鸟身

出自两汉王延寿的《梦赋

余宵夜寝息,忽则有非常之梦。其为梦也,悉睹鬼物之变怪,则有蛇头而四角,鱼尾而鸟身。或三足而六眼,或龙形而似人。群行而奋摇,忽来到吾前;伸臂而舞手,意欲相引牵。

于是梦中惊怒,腷臆纷纭,曰:“吾含天地之淳和,何妖孽之敢臻!”尔乃挥手振拳,雷发电舒;斮游光,斩猛猪;批狒毅,斫魅虚;捎魍魉,拂诸渠;撞纵目,打三颅;扑苕荛,抶夔魖;搏睍睆,蹴睢盱。剖列蹷,掣羯孽;劓尖鼻,踏赤舌;拿伧㲰,挥髯

注释

弱冠:二十岁左右。东方朔:汉武帝时人,长于文辞,善诙谐滑稽。《骂鬼》之书:已佚。

却:退。数数(shuòshuò):屡次。蔽:掩盖。

辞:一作“词”,义同。

宵夜:一作“夜”。忽则:一作“乃”,一作“乃忽”。常:一作“恒”。

梦:一作“物梦焉”。

鬼物:一作“鬼神”。 或三足而六眼,或龙形而似人:一作“三足而六眼,或龙形而似人”。

奋:一作“辈”。

伸:一作“申”,二字可通。

腷臆(bìyì):怒气填胸。李华《吊古战场文》:“寄身锋刃,腷臆谁愬?”纷纭:盛多的样子。

淳和:正气。一作“纯和”,义同。

臻(zhēn):至。

尔乃:一作“乃”。电舒:电闪。

斮(zhuó):一种与各种鬼怪的斗争形式,一作“戢”。之后的“斩、批、斫(zhuó)、捎、拂、撞、打、扑、抶、搏、蹴(cù)、剖、掣(chè)、劓(yì)、踏、拿、挥”都是与各种鬼怪的斗争形式。

游光:一种鬼怪的名称。之后的“猛猪、狒毅、魅虚、魍魉、诸渠、纵目、三颅、苕荛、夔魖、睍睆、睢盱(huīxū)、列蹷、羯孽、尖鼻、赤舌、伧㲰(cāngníng)、髯(rán)

创作背景

《梦赋》是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写作者梦中见鬼,再描绘作者梦中见鬼,然后极力铺叙作者痛打群鬼的过程,最后集中列举历史上各种有关梦的传说来论证梦虽然具有预示性。全赋虽不长,通过二十多个不同的动词描绘作者的击打动作来罗列作者打鬼情况,给读者以亲临其境之感觉,千奇百怪的鬼怪形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画面。 据《后汉书·文苑传》,作者“曾有异梦,意恶之,乃作《梦赋》以自厉。”赋序亦称“后人梦者诵读以却鬼”,据此知此赋应是作者为祓除不祥而创作的,同时寓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于其中。
此赋通过对梦境的描写,揭露了鬼魅凌弱怕强的本质,讲述了人只要保持正气就可以战胜鬼怪的道理。正文分四层,每段为一层。第一层写作者梦中见鬼。在人的观念中,鬼怪能够害人,却又不能被人认识,所以就比任何现实中的事物更为可怕。这里,作者突出了鬼怪出现时的恐怖情景。不仅介绍了鬼怪离奇的形象,而且也写到它们张牙舞爪和欲加害作者的行为,增添画面的恐怖气氛。第二层描绘作者勇斗群鬼的场面。作者面对丑类没有惧怕,而是大怒而喝:“吾含天地之淳和,何妖孽之敢臻”!义正辞严,其中“何”、“敢”二字轻蔑之情可掬,喝出了人在鬼魅面前的尊严。第三层极力铺叙作者痛打群鬼的过程,既有作者的各种痛打动作,又有群邪众魅遭打时各种遑遽骇怖的姿态。从“骇扰遑遽”、“骇扰遑遽”至“鬼惊魅怖”、“雾消而光散”,写出众鬼的羸弱不堪击,也表现出作者不畏众鬼的态度。然后又以“嗟妖邪之怪物,敢干真人之正度”的慨叹结束打鬼的描写,和上文的怒喝相呼应。真在作者看来,人之所以怕鬼者,是因为未能守君子正度而丧天地真气。这样,一个荒诞虚幻的梦境具有了社会现实意义。这里,写鬼魅遭打时,鬼魅除恐惧外,竞无反抗,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看法:再可怕的鬼怪在正人君子面前也无法施展其伎俩。第三层是写天亮梦醒,而梦和醒是相对的。这部分作者用觉醒映衬梦境。最后一层是一段乱辞,集中列举历史上各种有关梦的传说,论证梦虽然具有预示性,但又因人而异,噩梦也可以转祸为福,以此祓除梦的不祥,强调了人自身的最终决定作用。
古人曰:“画鬼容易画犬难。”鬼怪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非客观存在的,没有客观实物为原型。在此意义上,鬼怪确实比犬马这类事物在描绘时有更大的自由想象余地。但鬼怪毕竞是社会心理现象。作者固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塑造形象,却又必须符合大众的共同心理,才可能被广泛接受。作者用“蛇头四角,鱼尾鸟身,龙形似人”等,赋予鬼怪奇特的外形,使之和现实中的事物区别开来。同时,闻鸡鸣而逃表现其习性,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也有同样介绍,由此可知,这种认识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这样,作者笔下的鬼是具有普遍性的。不仅如此,作者充分发挥在描写鬼怪时可以自由想象的优势,写鬼初来时“群行辈摇”、“伸臂引手,意欲相引牵”,向人挑衅,气焰极嚣张,而遭痛打时又“骇挠遑遽,焕衍叛散,乍留乍去,变形眄瞪,顾望犹豫”,最后更是“鬼惊魅怖”,或“中创宛转”,或“痛疼呼号”,对比中,鬼怪色厉内荏、欺弱怕强的本质跃然纸上,这是作者的创造,是作者对人类社会的体会,使艺术形象更加丰满。此外,堆砌词汇在此赋中也表现得很突出。全赋虽不长,但主要部分罗列打鬼情况,其中仅击打动作就用了斮、斩、批、斫、捎、拂、撞、打、扑、抶、搏、蹴、剖、掣、劓、踏、拿、挥、扼、挞等二十多个不同的动词,虽然显得有点繁冗累赘,但每个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甚至有些看似同义词而又有细小微妙的变化,能给读者以亲临其境之感觉。同时,此赋还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鬼怪,猛猪、拂毅、魅虚、魍魉、游光、夔魑等典籍有名称记载的鬼怪和睥睨、睢盱、尖鼻、纵目、三颅、苕荛等作者据其形象特征命名的鬼怪千奇百怪,形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画面。

王延寿

东汉文学家。字文秀,著名文学家王逸之子。曾游鲁国,作《灵光殿赋》,叙述汉代建筑及壁画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与他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也写了此稿,但见到王延寿的《灵光殿赋》后,大为惊奇,自愧弗如,遂焚己稿。王延寿年仅20多岁溺死于湘水。他在辞赋史上留下了《鲁灵光殿赋》、《梦赋》和《王孙赋》三篇杰作。 ...

王延寿朗读
()

相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