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晫的诗文

静观堂十偈(其九)

有时检点旧閒游,出岫行云野渡舟。

蓦地静中消息好,夕阳西下水东流。

...

汪晫朗读
()

感兴四章章五句(其二)

胶扰浮生事若麻,世路崎岖易覆车,争如清净山人家。

静观抚掌付一笑,出户蔌蔌飞松花。

...

汪晫朗读
()

感兴四章章五句(其三)

一树雪花白如玉,辛夷为车荷为屋,閒中享此亦清福。

一双沙禽竹上啼,对客取琴弹一曲。

...

汪晫朗读
()

次韵吕仲见提干题翠眉亭

亭前诗板有人临,公去知谁续好吟。

忽有名人留七字,竞传高价值千金。

曾扶诸老开皇极,终使微身坠众阴。

两岫至今愁不展,此言应当老师心。

...

汪晫朗读
()

过西园视豁然亭旧址景仰苏黄门有感用其留题韵示五弟八弟

西风落叶满空山,怀古情悰每怆然。

诗句尚传人化鹤,危亭何在草生烟。

披寻旧址营华构,追继当时醉玉船。

要为故家复遗业,当知此举合为先。

...

汪晫朗读
()

某衰年未了初度复临伏辱时贤载酒为寿且挥洒佳章增光枯朽即席次韵见谢意

白发衰翁岁已老,惜花有心犹起早。

无事晓窗但高眠,闭关苔青门不扫。

和靖风流屋后梅,濂溪气味窗前草。

近与邹轲同窠臼,亦欲集义以养浩。

不解吟诗著书册,自爱严君平一个。

无复求仙事老聃,宁更寻禅参达磨。

皇天见怜尚不死,牵率时贤持酒贺。

不才自当明主弃,非敢椟玉为怀宝。

致君尧舜须公等,山中槁夫勿多道。

...

汪晫朗读
()

沁园春.次韵李明府劝农

民吾同胞,剖破藩篱,元是大家。

故见之诰诏,视如子弟,谆勤恳切,悃愊无华。

孝悌力田,职当劝相,起早非干为看花。

亲酌酒,老农唯诺,句句仁芽。晓来犹觉寒些。

看雨湿风吹旗□斜。

笑吾生八十,尽谙农事,公筵既彻,更共烹茶。

高唱豳风,敬酬令尹,王道桑麻乐有涯。

春务急,见溪头杨柳,已可藏鸦。

...

汪晫朗读
()

水调歌头.次韵荷净亭小集

落日水亭静,藕叶胜花香。

时贤飞盖,松间喝道挟胡床。

暑气林深不受,山色晚来逾好,顿觉酒尊凉。

妙语发天籁,幽眇亦张皇。射者中,弈者胜,兴悠长。

佳人雪藕,更调冰水赛寒浆。

惊饵游鱼深逝,带箭山禽高举,此话要商量。

溪上采菱女,三五傍垂杨。

...

汪晫朗读
()

用尊字韵寄胡约之

芙蓉经晚对高轩,何日论文共一尊。

祗作古诗十九首,不消柱史五千言。

一声南雁霜华重,连夜西风不叶翻。

自叹须眉今白尽,复愁友道更昏昏。

...

汪晫朗读
()

写真

须眉数得茎茎古,果是环谷山中人。

道眼静观付一笑,借问两个若个真。

...

汪晫朗读
()

静观堂十偈 其七

长空一望如水碧,泉涧幽幽风淅淅。惊人暑退寒渐生,蓼染春红映素壁。

...

汪晫朗读
()

静观堂十偈 其二

一间虚室自安然,何必求仙更问禅。尽日焚香闭门坐,饥来吃饭困来眠。

...

汪晫朗读
()

贺新郎 其一 开禧丁卯端午中都借石林韵

帖子传新语。问自来、翰林学士,几多人数。或道江心空铸镜,或道艾人如舞。

或更道、冰盘消暑。或道芸香能去蠹,有宫中、斗草盈盈女。

都不管,道何许。

离骚古意盈洲渚。也莫道、龙舟吊屈,浪花吹雨。只有辟兵符子好,少有词人拈取。

谁肯向、帖中道与。绝口用兵两个字,是老臣、忠爱知艰阻。

写此句,绛纱缕。

...

汪晫朗读
()

水调歌头 次韵荷净亭小集

落日水亭静,藕叶胜花香。时贤飞盖,松间喝道挟胡床。

暑气林深不受,山色晚来逾好,顿觉酒尊凉。妙语发天籁,幽眇亦张皇。

射者中,弈者胜,兴悠长。佳人雪藕,更调冰水赛寒浆。

惊饵游鱼深逝,带箭山禽高举,此话要商量。溪上采菱女,三五傍垂杨。

...

汪晫朗读
()

句 其二

灭烛闵蛾伤。

...

汪晫朗读
()

淡黄初弄正纤柔,便向东风舞不休。

独记西湖相识旧,只今缕缕是春愁。

...

汪晫朗读
()

九日拜大兄坟

携家松底酹虾蟆,椒荔豚肩荐菊芽。

吾父洲中无橘树,与兄庭下有荆花。

和羹莫遂笺边让,破帽无能落孟嘉。

衰老伤怀泪痕冷,年来须鬓白多些。

...

汪晫朗读
()

即席次韵赵簿县圃小集呈李明府

管领宾僚破费春,座中着白是山人。

鱼游浅绿心机熟,莺诉残红句语新。

老屋不嫌规制朴,长官最喜上风淳。

满园桃李成阴密,留取甘棠浣水滨。

...

汪晫朗读
()

景苏堂新复上李明府

先生德政殊清明,斯堂故以景苏名。

可怜向苦糟曲厄,东撑西柱县河倾。

一从公来忽嗟叹,不日云斤还旧观。

败栋宅鼠壁篆蜗,涌翠流光复辉焕。

坐想岷峨远山碧,先生已矣遗陈迹。

华阳三十六篇诗,今日拂尘炯全璧。

自来苏李两名家,斯堂二贤愈光华。

看公了却此县债,步武先生云路快。

...

汪晫朗读
()

静观堂十偈

静观打透两重关,无静无观总一般。

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

...

汪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