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的又活过来。多用于比喻。
例复活军国主义。
英bring back to life; revive;
宗教名词。指神或人从死亡里苏醒。
英Resurrection;
死而再生。
引《后汉书·献帝纪》:“长沙 有人死,经月復活。”
晋•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天下岂闻死人可復活耶?”
清•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桥畔苍松倒垂,云昔已枯死,今其半復活焉。”
巴金•《军长的心》:“小朱 当然不会复活。”
比喻已毁弃的重新修复。
引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无论如何,总可以复活一部旧书也。”
杨朔 《戈壁滩上的春天》:“一口,两口……废井复活了,油象喷泉似的从地下涌出来了。”
比喻已消失的重新出现。
引郭小川 《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忽然有一天骄傲的少女时代居然在她身上复活。”
《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迷信,在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时,最容易复活。”
死而复生。
引《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长沙有人死,经月复活。」
近更生 新生 再生
已经沉寂的事,又出现生机。
例如:「这件案子又败部复活。」
书名。俄国托尔斯泰所著。叙述一娼妇因杀人嫌疑被捕,审判官发现其为十年前所恋村女,欲救其脱罪无效,乃同流放西伯利亚,女感悟而成善妇。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
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复活》多次被中国教育部列为中学生推荐读物。
复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fù huó,指生命在死亡后再复生的意思。复活是很多宗教的中心思想。在基督教中,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就是在被钉十字架上,三天后从死里复活。人在死亡之后,灵魂会复活到天堂或地狱。而复活是基督信仰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