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诗·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句转化而来,“桃”,“逃”谐音,是逃跑的谐称。
例他带着偷来的东西逃之夭夭了。
英make one's getaway; show a clean pair of heels;
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引《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妹子想起哥哥这样赌法,贴他不富,连我也穷,不如自寻去路,为此跟着一个相识孤老,一溜烟也是逃之夭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等各人走过之后,他纔不慌不忙的收拾了许多金珠物件,和那位督办大人坐了轮船,逃之夭夭的到 天津 去了。”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满洲 的 日本 大炮,轰隆轰隆的响了几下,立刻,那些‘不可多得之将才’一溜烟的逃之夭夭。”
逃跑。参见「桃之夭夭」条。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那位督办大人,坐了轮船,逃之夭夭的到天津去了。」
近抱头鼠窜 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