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典

汉语词典在线查词

查词典·学古诗·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

词典

苏苏的意思

苏苏


拼音sū sū
注音ㄙㄨ ㄙㄨ
繁体蘇蘇

词语解释

苏苏sū sū

  1. 苏醒;复活。

引证解释

  1. 苏醒;复活。

    明•陆采 《怀香记·母女伤怀》:“孩儿苏甦,不必性急。”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照此推论起来,技术的生命,长于内容,‘为艺术的艺术’,于此得到苏甦的消息。”
    1. 畏惧不安貌。 《易·震》:“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孔颖达 疏:“苏苏,畏惧不安之貌。”
    或谓躁动貌。 陆德明•释文引 晋•王肃 曰:“躁动貌。”

  2. 犹簌簌。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

    明•高攀龙 《缪仲淳六十序》:“儿忽得异疾殆矣。一日夜半,余夫妇泪苏苏相语曰:‘是儿非 仲淳 不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程宰 此时神志俱丧,説不出一句话,只好唯唯应承,苏苏落泪而已。”

  3. 方言。因激动而引起的发麻感觉。

    杨朔 《平常的人》:“我浑身的血苏苏的。”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四段:“姚志兰 一听,浑身的血苏苏的,兴奋的要命。”

  4. 象声词。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穿花小步,闻树头苏苏有声。”
    清•平云 《孤儿记》第四章:“继而草声苏苏,诸嚮竞起,惊心怵目,终夜不歇。”
    茅盾 《子夜》十八:“同时听得那小船擦着岸边的野草苏苏地响。”

国语辞典

苏苏sū sū

  1. 畏惧不安的样子。

    《易经·震卦·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